![《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英文版 [1951年]插图 《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英文版 [1951年] - Bukids](https://www.bukid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9/2025091111172487.png)
电影介绍
《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是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于1951年推出的一部经典动画长片,由克莱德·杰洛尼米(Clyde Geronimi)、汉密尔顿·卢斯科(Hamilton Luske)和威尔弗雷德·杰克逊(Wilfred Jackson)联合执导。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同名经典童话小说,讲述了金发小女孩爱丽丝在野外追逐一只穿衣戴帽、匆忙赶路的白兔时,意外坠入树洞,进入一个光怪陆离、充满荒谬法则的奇幻地下世界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中,爱丽丝的身体经历了忽大忽小的奇妙变化,并相继遇到了疯帽匠(Mad Hatter)、三月兔(March Hare)、妙妙猫(Cheshire Cat)、抽水烟的毛毛虫以及暴躁的红心女王(Queen of Hearts)等一系列极具个性的角色,经历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冒险。该片是迪士尼动画“白银时代”的代表作之一,虽然上映初期票房和口碑未达预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艺术价值逐渐被认可,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鲜艳的色彩、华丽的动画效果和融合了超现实主义与荒诞幽默的风格,成为动画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并对后续的奇幻题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影别名
该片的官方英文名称为 Alice in Wonderland。其中文译名主要为《爱丽丝梦游仙境》。在部分地区和传播语境中,它也被译为《爱丽斯梦游仙境》(常见于早期引进版本)或法文名《Alice au pays des merveilles》。这些名称都直指核心故事,便于观众识别其基于经典文学改编的奇幻冒险特质。
IMDB评分
《爱丽丝梦游仙境》(1951)在IMDb上的评分信息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未明确列出。在豆瓣平台上,其评分高达8.7/10(基于41,579人评价,统计截止至2024年)。豆瓣的高分表明这部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动画在中国观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深受喜爱。
电影亮点
《爱丽丝梦游仙境》拥有多个引人入胜的亮点,使其成为动画史上的一部瑰宝:
-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超现实主义风格:影片完美还原了刘易斯·卡罗尔原著中荒诞、梦幻且逻辑颠倒的世界观。从会说话的花朵、能吐出字母烟圈的毛毛虫,到举办“非生日”茶会的疯帽匠,每一个设定都充满了奇思妙想,挑战着常规认知,为观众带来持续不断的新鲜感和惊喜。
- 精湛的早期手绘动画技艺:作为迪士尼的经典手绘动画,影片展现了当时顶级的动画制作水平。角色动作流畅,表情丰富,色彩运用鲜艳而大胆(如水彩般的明快色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爱丽丝身体比例频繁变化的处理,以及妙妙猫逐渐隐身、仅留下笑容的经典镜头,都成为了动画史上的技术典范。
- 个性鲜明的角色画廊:影片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令人过目难忘的角色:好奇心重、略带叛逆的爱丽丝;急躁慌张的白兔先生;疯癫搞怪的疯帽匠与三月兔;神秘狡黠、笑容诡异的妙妙猫;傲慢刻薄的毛毛虫;以及口头禅为“砍掉他的头!”的暴躁红心女王。这些角色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而有趣的奇幻世界。
- 音乐与画面的巧妙融合:影片包含了多首原创歌曲,其歌词许多直接取材自卡罗尔原著中的文字和诗歌。音乐不仅烘托了氛围,更参与了叙事,与奇幻视觉相得益彰,增强了整体的沉浸感。
- 经久不衰的文化影响力:尽管上映之初反响平平,但该片后来已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其角色、台词和场景被广泛引用、致敬和二次创作,巩固了其作为一代又一代观众心中经典的地位。
观看指南
适合观看的观众年龄:
《爱丽丝梦游仙境》因其内容奇幻、以冒险和幽默为核心、无真正暴力或恐怖元素(尽管红心女王的愤怒和某些超现实场景可能对非常低龄的儿童略显刺激,但均以高度卡通化的方式呈现),特别适合7岁及以上的儿童在家长陪同下观看。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7-9岁),可以享受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动物角色和滑稽的故事情节;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10-12岁)和青少年,则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荒诞幽默和一点点逻辑游戏;成人观众更能欣赏其艺术成就和文学底蕴。这是一部家庭共赏的经典之作。
观看建议:
- 最佳观看时机:非常适合作为家庭电影夜的节目,或在周末午后放松观看。
- 延伸讨论:观看后,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有一天你变得很小(或很大),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或者“你觉得妙妙猫是好朋友吗?为什么?”
- 关联阅读:如果孩子对故事感兴趣,可以鼓励他们阅读刘易斯·卡罗尔的原著小说,体验文字带来的不同想象空间。
- 语言版本:可根据偏好选择原声配音或高质量的译制版。
播放平台
《爱丽丝梦游仙境》(1951)作为一部历史悠久的迪士尼经典动画,其播放平台可能包括:
平台类型 | 平台名称 | 备注 |
---|---|---|
流媒体服务 | Disney+ | 作为迪士尼旗下的核心动画资产,它极有可能在Disney+平台上线。 |
数字购买/租赁 | iTunes, Amazon Prime Video, Google Play | 可能提供高清数字版本的购买或租赁服务。 |
物理媒体 | DVD/蓝光光盘 | 可能收录在《迪士尼经典动画合辑》或作为独立版本发行。 |
电视播出 | 迪士尼频道 | 可能在迪士尼频道怀旧动画板块或特别节目中播出。 |
角色与故事
故事概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小女孩爱丽丝(Alice)和姐姐在河边读书。生性富于幻想、对枯燥事物感到厌烦的爱丽丝,突然发现一只穿着背心、手持怀表、嘴里念念有词“要迟到了!要迟到了!”的白兔先生(White Rabbit)跑过。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爱丽丝追赶这只兔子,并跟着它跳进了一个巨大的树洞。经过一番漫长的坠落,她来到了一个奇妙的地下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显得不合常理。爱丽丝喝下一瓶写着“喝我”的饮料后,身体骤然缩小;吃了一块写着“吃我”的蛋糕后,又变得巨大无比。她在眼泪形成的池塘里游泳,参加了一场毫无规则的“竞选赛跑”(Caucus Race)。
随后,她遇到了各种古怪的角色:一只总是带着神秘笑容、能随意出现和消失的妙妙猫(Cheshire Cat);一场永远在庆祝“非生日”的疯狂茶会,主人是疯疯癫癫的疯帽匠(Mad Hatter)和三月兔(March Hare);一条抽着水烟袋、态度傲慢的蓝色毛毛虫(Caterpillar),它总是追问爱丽丝“你是谁?”。
爱丽丝最终来到了红心女王(Queen of Hearts)统治的王国。这位脾气暴躁的女王动不动就要砍掉别人的脑袋。爱丽丝被迫参加了女王的一场槌球比赛(用火烈鸟当球槌,刺猬当球),并目睹了女王对士兵的残酷无情。
在一场荒诞的审判中,爱丽丝被指控“偷馅饼”,她逐渐意识到这个世界的荒谬和危险。当红心女王再次大喊“砍掉她的头!”时,爱丽丝勇敢地反抗,大声指责他们“不过是一副纸牌!”。
就在这时,爱丽丝猛然惊醒,发现自己仍然躺在河边的树下,姐姐就在身旁。刚才的一切仿佛只是一场梦,但那段奇幻的冒险经历却如此真实而难忘。
主要角色介绍:
角色名 (英文/中文) | 配音演员 | 角色简介 |
---|---|---|
Alice / 爱丽丝 | Kathryn Beaumont / 凯瑟琳·博蒙特 | 故事的主角。一位金发碧眼、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小女孩。她勇敢、善良,有时会有点固执和叛逆,对奇幻世界中的荒谬规则既感到困惑又努力适应,是观众探索这个梦幻国度的向导。 |
White Rabbit / 白兔先生 | Bill Thompson / 比尔·汤普森 | 一只穿着背心、拿着怀表的兔子。它总是非常焦急,担心迟到,是引导爱丽丝进入仙境的“引路人”,但其性格胆小怕事,经常慌慌张张。 |
Mad Hatter / 疯帽匠 | Ed Wynn / 艾德·温 | 疯狂茶会的主人之一。他行为疯癫,言语混乱,喜欢猜谜语和举办永无休止的茶会,是仙境中荒谬精神的典型代表。 |
March Hare / 三月兔 | Jerry Colonna / 杰瑞·科隆纳 | 疯狂茶会的另一位主人。和疯帽匠一样行为古怪,常在三月“发疯”,热衷于用茶壶倒茶和参与毫无逻辑的对话。 |
Cheshire Cat / 妙妙猫 | Sterling Holloway / 斯特灵·哈洛威 | 一只粉色条纹、总咧着嘴笑的猫。它拥有能随意隐身和出现的能力,甚至消失后笑容还停留在空中。它说话喜欢故弄玄虚,亦正亦邪,时常“误导”爱丽丝,但又似乎知道很多事。 |
Queen of Hearts / 红心女王 | Verna Felton / 薇娜·费尔顿 | 地下世界的统治者之一。她脾气极其暴躁,专横跋扈,动不动就大喊“砍掉他的头!”。虽然令人恐惧,但其行为也颇具喜剧色彩。 |
Caterpillar / 毛毛虫 | Richard Haydn / 理查德·海登 | 一条蓝色的毛毛虫,总是安静地坐在蘑菇上抽水烟袋。它说话傲慢,喜欢用问题来回答問題,经常吐出烟圈变成字母形状(如问“Who are you?”时吐出“R U”)。它给了爱丽丝能控制体型变化的蘑菇建议。 |
Tweedledee & Tweedledum / 弹弹丁和弹弹当 | J. Pat O'Malley / J·帕特·奥马利 | 一对胖乎乎、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他们喜欢朗诵诗歌和讲故事(如《海象与木匠》),经常在一起争吵打闹。 |
观众反馈与影响
《爱丽丝梦游仙境》(1951)在其上映及之后的时间里,收获了独特而变化的观众反馈,并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 初期遇冷与长期声誉的建立:影片在1951年上映时,票房成绩并未达到迪士尼的预期,部分评论认为其过于怪诞和缺乏传统叙事结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其超现实的视觉风格和叛逆精神与当时的文化思潮产生共鸣,逐渐被重新评估,最终跻身经典之列。
- 奥斯卡与威尼斯提名:影片获得了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的提名,以及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提名,这肯定了其在音乐和整体艺术成就上的贡献。
- 文化符号与广泛影响:影片中的角色(如妙妙猫、疯帽匠)、场景(疯狂茶会)和台词(“砍掉他的头!”)已成为全球流行的文化符号,被后续的电影、电视剧、音乐、时尚和电子游戏反复引用和致敬。
- 技术创新的赞誉:后世观众和评论家愈发欣赏其精湛的手绘动画技艺,尤其是对爱丽丝体型变化的流畅处理、妙妙猫的隐身特效以及整体色彩和设计的大胆运用,视其为动画艺术的里程碑。
- 学术研究的对象:由于其富含象征、隐喻和逻辑游戏,该片也成为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电影研究等领域学者分析的对象,探讨其关于身份认知、成长、现实与梦境界限等深层主题。
电影总结
《爱丽丝梦游仙境》(1951)是一部历经时间洗礼而光芒愈盛的动画传奇。它以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精湛绝伦的手绘艺术、个性鲜明的角色阵容和荒诞幽默的独特气质,成功地将刘易斯·卡罗尔的文学经典转化为一场视听盛宴,为世界动画史留下了一部充满奇幻色彩与艺术魅力的不朽之作。
影片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极致展现了动画艺术的本质——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美好与奇异。它没有拘泥于现实的逻辑,而是用画笔和色彩构建了一个完全遵循幻想法则的世界,充分释放了动画媒介的自由度与表现力。其对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成功驾驭在当时是大胆的尝试,虽然最初让部分观众感到困惑,但却为后世动画在风格和主题上的探索拓宽了道路。
其众多鲜活的角色不仅是推动情节的工具,更是各种性格和概念的象征,共同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奇幻众生相,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影片在娱乐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它既能让孩子开怀大笑,也能让成人品味其视觉创意和文学底蕴。
当然,以今天的叙事标准来看,其情节结构可能显得较为松散,更像是一系列奇遇的串联而非紧密编织的故事,但这恰恰符合其“梦境”的设定,并非缺点而是特点。
《爱丽丝梦游仙境》就像一场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梦。它邀请我们放下成人的逻辑,重拾孩童般的好奇,跟随爱丽丝一起坠入那个兔子洞,体验一次违背常理却又妙趣横生的冒险。它不仅是迪士尼动画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更是整个电影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奇幻作品之一。对于任何一位喜爱动画、钟情幻想或者 simply 想要暂时逃离现实规则的观众来说,这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旅程。
1. 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用户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仅供用户交流学习,禁用商业用途或盈利,下载后请在24小时之内删除;
2.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不参与录制、上传、存储,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断开链接;
3.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展示信息,仅限用于试看学习和参考,不得将上述资源用于商业或其它非法用途。